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大小新闻11月14日讯(芝罘融媒记者 高洁 通讯员 姜磊 宋淦 摄影报道)“你先把这根线固定好,做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用镊子从这里穿过去……”近日,通新社区成立首个社区“妇女互助社”,给赋闲在家的妇女们提供一个在家门口就能端起“金饭碗”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许多“宝妈”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如何让这些“宝妈”们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通新社区积极进行探索,在黄务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让众多“宝妈”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前两日,在通新社区居委会旁边的小屋内,工厂负责人正在给新来的两位“宝妈”做培训,其余“宝妈”们动作娴熟地忙活着。厂家负责人说:“今天我们给‘宝妈’们安排的活是整理电源线,像这种电子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易上手,订单供不应求,属于居家灵活就业项目,主要面向‘宝妈’、下岗职工、残疾人等没有固定收入的人群。这份工作时间比较灵活,也可以在家做,做完之后验货合格后按件结算工资,一方面减轻厂家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宝妈’解决就业问题,手快的妇女一天能挣100块钱。”
“宝妈”邱瑜娟月初在微信网格群看到社区成立“妇女互助社”、在家就能工作的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简单培训后,她觉得这份工作挺适合自己。谈起这份工作,邱瑜娟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每天在家照看孩子,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与这个社会脱节了,来到这个互助社,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而且还有钱挣,我真的很满足、很开心。”
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宝妈”董晓芳一边干活一边对记者说:“家里老人离得都远,没法帮忙看孩子,所以我生完孩子后就辞职在家,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我的时间相对自由,这种手工活不用坐班,还能拿回家干,能兼顾家庭和孩子,真好。非常感谢社区和街道为我们‘宝妈’们提供了这样难得的机会。”
通新社区党支部书记柳耀君介绍,“妇女互助社”的开办是通新社区“我群众办实事”的一件民心实事,社区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一些计件的手工活很适合“宝妈”们,所以就在街道的帮助下,找到相关企业对妇女们先进行免费培训,再“上岗”,目前灵活就业的“宝妈”们已有50余人,效果非常显著。
责任编辑:罗佳欣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