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院党委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顶天立地”的发展大事惠及广大职工,用“铺天盖地”的民生小事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按照院党委关于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要求,8359所党委聚焦“健康安心、工作舒心、出行顺心、服务贴心”等工作方向,上下贯通、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基层松绑减负、让职工轻装上阵,职工群众对三院未来发展的信心持续增强,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01
把职工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
“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找准办实事的发力点,必须下沉到职工群众当中,问题导向找准需求。
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位谋划,8359所党委多角度、多层级畅通渠道听民声、汇民意,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将职工发展要求、所自身建设需要与时代发展变化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起来,梳理所领导走访调研“一手资料”、常设意见箱“原始素材”、思想政治保障工作“真情实况”等,建立健全本部处长联席会议、党支部书记月度例会、职代会提案机制,对职工群众最关心、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划定责任矩阵。将职工意见建议作为考题,党政一股绳发力,以问题导向找准需求、过程导向持续迭代、责任导向严抓落实、结果导向追踪问效,将实际问题有没有解决、职工群众评价反馈如何作为“评卷”标准,全力答好2022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考卷。
02
积淀共享发展红利的厚度
发展是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的根本途径。立足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和“卡脖子”问题,8359所党委挂图作战,班子成员围绕区域规划布局、生产能力建设、数字化转型、市场领域拓展、专业技术发展等重点工作,主动认领责任、统筹部署推进。
8359所党委重点关注无人地面装备等重点攻坚领域,通过评选表彰先进党员突击队、集中授旗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尖刀连”作用。关心关切外场试验、重点项目团队,将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靶试一线,首次成立外场试验队临时党支部,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动力。数字化全流程在线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科研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价值创造能力更加凸显。开通物料应急领用绿色通道,建立“应急领用出库流程”,及时满足物料临时供应需求。疫情反复期间,启动应急预案,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十余支重点型号队伍人员住所办公,全力以赴确保科研生产经营任务后墙不倒。
03
利民之事 丝发必兴
保障职工健康是改善民生的第一位。8359所党委重点关注职工饮用水安全,完成所公共区域直饮水机的更换安装工作,为二七厂老厂房配备桶装水饮水机。加大食堂高水平厨师引进力度,逐步提升饭菜品质。围绕职工劳动防护用品需求调查情况,制定方案并完成实物发放;增加有害作业人员体检不同区域医院选择,提升职工劳动保护安全感。
力求办实一件好事,温暖一片人心。8359所党委统筹所区规划,投入500余万元改造所区办公区域,投入40余万元修整清洁云岗生产作业场地,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优质工作环境。满足“一所多地”职工不同需求,为涞水生产线、所区新办公区域配备冰箱、饮水机,为云岗生产线更换可视窗口防火门。上调月预支奖金的发放额度,缓解职工还贷等资金周转燃眉之急。修缮所区乒乓球场地,维护健身器材,方便职工工作之余就近强健体魄。
再次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专门设立电动自行车棚。搭建单身职工交友平台,组织参加线上线下联谊活动。提供日常工作生活的专业法律咨询服务,解疑答惑累计服务职工及家属22人次。开展中医巡诊、心理测评,“一对一”心理健康咨询72人次。购买300余种书籍,满足青年提升需求。公租房入住手续由原需近2个月的审批缩短至即办即审即住,为青年职工住有所居打通绿色通道。
04
减负赋能 风正劲足
减少了繁琐、无谓的事务性工作的束缚,各条战线高速高效运转,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活力切实得到了释放。
年初起,8359所下大力气抓数据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建设,运营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作为其中的重要抓手提上日程。组织全所职能部门对现有的137项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再调研、再梳理、再优化,按照“能转尽转”的原则,当前已完成6项流程上线,网上“办事大厅”业务范畴得以拓展。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一次输入、多方共用”,向“数据共享跑起来,职工办事少跑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既要做好减法——减负不减担当,还要做好加法——为实干赋能加油。8359所将2022年定为“创新年”,致力于构建创新优质生态,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实验室、工艺创新博士工作室,设立创新特区和创新战略、创新孵化、创新畅想等平台,通过开放、包容、扁平化管理,放权赋能,为人才搭建舞台,助力成就创新创业梦想,助推高质量发展。
职工群众的“烦心事、担心事”就是党委的“操心事、关心事”。三院党委将持续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以更加坚定的思想自觉、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劲头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始终同职工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同心建设世界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的强大合力。
(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