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金山法院立案大厅来了四位格外“安静”的当事人,他们用手比比划划,无声地传递着信息。导诉员心里咯噔了一下,几日前刚刚参加手语培训的结业考试,没想到立刻就进入了实战状态。

图说:手语培训现场 金山法院供图
“请问,您的诉讼请求是什么?”导诉员用手语询问道。最前头的当事人眼神亮了一下,连忙用手语“说”出立案需求。
原来,四位当事人此前申请过执行,不过只拿到一小部分钱,此次相约一起来院恢复执行。导诉员拿来文书样式,耐心地指导其撰写申请书,告知其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和身份信息。
一切准备齐全后,立案窗口当场收下了材料,并用手语与当事人进行了简单沟通。
临走前,几位当事人连连向法官们竖起大拇指,口罩之下是掩盖不住的笑意。导诉员搓了搓手心里的汗,紧张的情绪尚未消退:“这样的体验是第一次,相信未来会越来越熟练,希望听障人士能感受到法院的真诚,获得更好的诉讼体验。”
金山法院此次暖心的手语接待,得益于不久前参加的手语培训项目,诉讼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均参与受训。手语培训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牵头组织,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益实践,旨在满足听障人士诉讼沟通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服务“沉默的少数”。
通讯员 张令 陆烨波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