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疫情)疫情防控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疫情防控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朝闻天下,www.aae.ink,疫情防控背景下,安全生产应如何应对?,

本站所有源码来源于网络。源码只是供大家研究学习之用。请大家不要商用,如因商用或其他原因引起一切纠纷和本人与论坛无关,后果自负,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15日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潜在经济影响最新评估》,报告称,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在5.8万亿至8.8万亿美元之间,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6.4%至9.7%。

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中小企业面临了“生死存亡”般的巨大考验。新一轮新冠疫情来势汹汹,面对这样的情形,及时拥有了一次抗疫经验的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如何防微杜渐,保持持续的预防和应付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能力,定期评估内部风险管控的行动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1.为什么企业需要针对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采取预防和缓解措施?

► 用人单位负有全面责任,确保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预防和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合规风险需要关注。

► 如果工作场所被病毒污染,病毒将被传播给与员工互动的人。这包括员工家属、供应商、采购商和周围群众。

► 感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降低生产率,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

(1)由于员工缺勤而导致业务中断和持续的生产损失;

(2)降低工作积极性,员工干劲降低和员工缺勤率增加;

(3)对员工进行再培训的成本以及可能招募替代员工的费用;

(4)因身体不适而导致的任何罚款或法律诉讼费用。

2. 如何评估工作场所的风险

评估工人、承包商、客户和访客在工作场所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互动风险以及工作环境的污染,并采取措施应对已识别的风险。

建议五个步骤开展:

►步骤1 识别危害。

►步骤2 找出可能受到伤害的人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受到伤害。

►步骤3 评估风险–确定并决定安全和健康风险控制措施。

►步骤4 记录谁负责实施哪些风险控制措施和时间表。

►步骤5 记录调查结果,监控和审查风险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通过风险评估,评估人员可以确定是否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措施,或者是否应采取更多措施来防止对包括工人、承包商、客户和访客在内的风险人群造成伤害。每当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和/或出现新的风险控制措施不足或不适当时,需重新进行评估。

3. 行动计划及其控制层级

风险评估完成后,将制定行动计划,说明将实施哪些风险控制措施。按照控制措施的层次结构,确定预防和保护措施的优先顺序,这些措施首先应着眼于消除风险,如果不可能的话,则应将风险最小化。保护所有人的集体措施将是可取的(例如远程办公、屏幕、社交距离),如有必要,这些措施应与个人防护措施(例如个人防护设备)结合在一起,这是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

1) 消除/替代:如果工作场所重新开放尚不能消除或替代职业危害(病毒),因此需要综合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以保护工人免受冠状病毒的感染。

2) 工程控制:这些措施包括通过增加工作环境中的通风率来改善通风;安装物理屏障,例如透明的塑料喷嚏防护装置;或安装用于客户服务的通行窗口。

3) 行政和组织控制:这些措施包括工作政策或程序的变更,以减少或最小化危害的发生,例如引入额外的轮班制;物理距离;或针对工人和工作场所的良好卫生和感染控制措施。

4) 个人防护设备:尽管工程和管理控制被认为更有效,但可能还需要个人防护设备以防止某些类型的暴露,尤其是对于最危险的职业。

2019冠状病毒检查包括内容

(1)收集和共享更新的信息。建立一套工作场所的系统,参考国家或地方卫生部门发布的信息,向工人提供有关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情况的最新可靠信息。

(2)制定公司预案。例如:制定工作场所预防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病的准备和响应计划,考虑工人操作的所有工作区域和执行的所有任务以及潜在的暴露源;为已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工人制定计划及应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根据国家指南进行报告、监测和消毒。

(3)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评估人员可以确定是否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措施,或者是否应采取更多措施来防止对包括工人、承包商、客户和访客在内的风险人群造成伤害。每当工作流程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风险控制措施不足或不适当时,雇主有责任修订评估。

(4)组织工作。例如:促进非关键工人远程办公,以最大程度减少工作场所中COVID-19新冠病毒的传播。如果远程办公不可行,请采取轮班工作,以免工人聚集在工厂里。

(5)保护和支持员工。例如:告知工人,根据国家法律和既定程序,他们有权离开对其生命或健康构成紧急和严重危险的工作环境,并应立即将情况通知其直接主管。

I. 收集和共享更新的信息

1) “是否定期查询您的职业健康服务机构,当地公共卫生机构或其他合作伙伴,这些机构可能已经开发了宣传材料,以促进工作场所预防暴露于病毒的风险和其他技术建议?

2) “

3) 是否建立一个工作场所系统,参考国家或地方卫生部门发布的信息,向工人提供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情况的最新可靠信息?

II. 制定公司预案

4) 是否与工人代表协商,制定并发布管理层的承诺和责任声明,以减少在工作场所暴露于病毒和传播2019冠状病毒病的风险?

5) 是否制定工作场所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预案和响应计划,其中要考虑工人操作的所有工作区域和任务,以及潜在的暴露源?

6) “是否将安全和健康纳入您的应急计划和业务连续性计划,并考虑其他与劳工相关的要求,包括哪些工作必须在减少劳动力的情况

7) 下进行?”

8) 是否制定计划,确定在工作场所发现确诊或疑似2019冠状病毒病病例时应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根据国家指南进行报告、监测和消毒?

9) 是否建立2019冠状病毒病预防策略和计划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III. 进行风险评估

10) 是否标识出涵盖所有工作场所的所有操作风险?

11) 是否评估工人、承包商、客户和访客在工作场所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互动风险以及工作环境的污染,并采取措施应对已确定的风险?

IV.组织工作

12) 是否促进非关键工人远程办公,以减少2019冠状病毒病在工作场所的传播?

13) 如果远程办公不可行,是否采取轮班工作,以免工人在工厂中大规模聚集?

14) 如果不是必须,是否避免旅行?在计划商务旅行时(对于旅行和工作分配的所有阶段),是否评估感染2019冠状病毒病的风险?

15) 是否避免面对面开会,优先选择电话、电子邮件或虚拟会议?如果需要组织面对面的会议,是否安排能允许合适物理距离的会议空间?

16) 是否培训管理人员、工人及其代表有关预防暴露于病毒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发生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时如何采取行动的措施?对于高风险工人,此类培训是否包括正确使用、维护和处置个人防护设备(PPE)?

17) 是否协助送货工人、卡车司机和其他运输工人减少与客户的直接接触,并确保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洗手和使用洗手液?如果工人与客户直接联系,是否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18) 组织工作时,是否与他人保持至少2米(6英尺)的物

19) 理距离,或主管部门规定的任何距离?”

20) 是否为员工、客户和访客提供充足且容易接近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手,并推广洗手文化?

21) 是否在工作场所的显著位置放置消毒洗手液,并确保定期补充?

22) 是否推广定期用消毒剂擦拭办公桌和工作台、门把手、电话、键盘和工作物品的文化,并定期消毒包括厕所在内的公共区域?是否经常触摸的表面应更频繁地清洁?

23) 是否改善排风通风,在有接触病毒高风险的房间和操作场所增加清洁空气的补充供应?

24) 是否在工作场所推广和交流良好的呼吸卫生,例如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弯曲的肘部或纸巾遮盖口鼻?

25) 是否确保工作场所的社交距离,并尽量远离“聚会场所”(人们见面和聚会的地方)?

26) 在工作场所是否提供合适的口罩和纸巾,以供流鼻涕或咳嗽的人使用?是否提供密闭的垃圾桶,以进行卫生处理?

27) 所有在工作现场出现2019冠状病毒病症状的人,是否在等待转移到适当的医疗机构时安排隔离?是否安排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并对与已出现症状的人有密切接触的人进行健康监测?

Ⅴ.保护和支持工人

28) 按照国家标准,是否扩大获得带薪病假、病假福利和产假/陪产假的机会,并告知所有工人?

29) 是否告知工人,根据国家法律和既定程序,他们有权离开对其生命或健康构成紧急和严重危险的工作环境,并立即将情况通知其直接主管?

30) 是否保持与工人和工人代表的定期沟通,包括通过互联网,或者在互联网不能用的情况下,通过电话?

31) 是否协助工人应对任何新出现的心理社会风险或新形式的工作安排,以及促进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休息和睡眠、锻炼以及与亲朋好友的社交联系?

32) 是否根据地方部门的指导,鼓励有疑似2019冠状病毒病症状的工人不要到工作场所,并遵守地方部门在其他方面的指导?

33) 是否建议工人在出现严重健康状况(例如呼吸困难)时致电其医疗保健提供者或当地公共卫生部门,并提供近期旅行和症状的详细信息?

参考: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中小企业预防和缓解2019 冠状病毒病工作——行动检查清单和后续跟进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OVID-19 at work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 《新冠肺炎疫情潜在经济影响最新评估》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