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评观察《车评社》
前言:2023年伊始,特斯拉通过降价“自刀”的方式,成功引爆新年汽车圈首个舆论热点,并让旗下的两款国产车型迎来历史最低价格。
其中,国产Model 3售价区间为22.99-32.99万元,降幅2-3.6万元;国产Model Y售价区间为25.99-35.99万元,降幅2.9-4.8万元。如此大幅度的降价,不仅让消费者懵了,也让不少竞争对手有种“狼来了”的危机感。
降价风波,几家欢喜几家愁
其实这已经是特斯拉近两个多月来的第二次降价了。在去年10月份特斯拉就曾进行过一次价格调整,最高降幅达3.7万元,并且在第四季度还推出各种变相降价促销的活动。一连串的让利行为,引来不少老车主们的不满,买早的车主更是一脸懵逼,“刚提两三个月的新车,还没过磨合期就降了6万多块钱”。虽说提车打八折,但也不该是这种穷追猛打呀。于是特斯拉第二次降价就成为老车主维权的导火线,全国出现了多起特斯拉维权事件,不过从目前的维权效果来看,想要获得一定补偿的概率很低很低。
特斯拉降价在寒了众多老车主的心的同时,也让不少等等党取得新的阶段性胜利,对特斯拉品牌认可度颇高的消费者,开始趁着大幅让利的机会抄底入手。而大批订单的涌入,导致特斯拉Model Y部分车型的交付周期从之前的1-4周延长至2-5周。可见特斯拉的“降价促销”对意向用户和潜在用户有着很大吸引力的,只是苦了同级的竞品车型们。
在20-30万元的汽车市场,Model 3的接连降价,使得比亚迪汉、小鹏P7、长安深蓝SL03、蔚来ET5等众多新能源车型不再具有价格优势,不少合资燃油车型,如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等也将面临更多的市场压力。虽然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都表示有自身的产品定价和销售节奏,不会被特斯拉牵着鼻子走。但由于都处于同一个市场竞争,特斯拉的降价势必会造成同级竞品的销量波动。
降价背后,是在自我救赎?
特斯拉这次降价选择的时机很微妙,2023年新能源车国家补贴正式退出,各大新能源车企为分担成本掀起新一轮涨价潮。此时特斯拉的降价,势必会让很多因涨价犹豫的消费者倒戈,这样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拉动订单增速,去库存。2022年特斯拉全球共生产136.96万辆汽车,共交付131.3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超40%,并摘得全球销冠,但依旧未能达成特斯拉150万辆的年销目标。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需求减弱。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特斯拉的库存就开始显著增长,随着上海超级工厂改造完成,产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后,去年年底库存更是超过6万辆,产能超过市场需求,特斯拉想要避免产线空转,唯有刺激消费者需求,而降价显然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但这种降价玩法,国内还真没有哪家车企敢跟风的。特斯拉敢这样做,是因为它拥有足够的利润做支撑。通过对造车成本的控制,超95%的产业链本土化,让特斯拉的毛利率高达27.9%(去年三季报数据),利润之高,让众多新能源车企自愧不如。而有了足够本钱的支撑,特斯拉,或者说马斯克自然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就像小孩子过家家般斥巨资收购推特一样。
特斯拉还会继续降价吗?
短期来看,是不会再降价了,因为特斯拉要消化激增的订单和补贴退潮带来的成本压力。不过长远来看,特斯拉的价格调整主要还得看旗下车型是否会推新换代。
目前Model 3已经上市5年,一直没有更新换代,每次改款都是小打小闹,很难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而上市两年多的Model Y,也是如此。虽然被人们称为是汽车界的苹果,但特斯拉在迭代速度亦或推新内容方面都拖沓严重。这和发展迅猛、配置丰富、以用户需求为造车蓝本的国内新能源车企们相差甚远。即便是头顶科技大咖的光环,但依旧很难弥补二者在科技配置和驾乘体验上的差距。
所以如果特斯拉不将Model 3/Y推新换代提上日程,未来在面对需求减弱时,只能继续通过降价的方式,来收割一波销量。反之,特斯拉涨价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