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反全球化”逆流涌动,国内也开始有民粹主义声音,发出类似“抵制苹果”或者“抵制特斯拉”之类的NC声调。
对于引进和支持诸如苹果、特斯拉之类的全球顶尖企业,究竟是利是弊?
一、苹果的产业链价值
1、设备升级
可能很多读者第一次知道,为苹果提供制造能力的企业,其所拥有的先进设备,并不是代工厂自己的,而是苹果公司掏钱购买“放置”在代工厂的。
例如苹果公司在2008年发布的铝合金机身一体成型的MacBook Pro,这项工艺需要用到全球最顶尖的CNC数控机床,每台价值50万美元。没有代工厂可以,或者愿意拿出这笔投资来升级产线。
苹果公司购买了几乎全球的CNC数控机床,并将其部署在中国的代工企业。
最高峰的2018年,苹果在中国部署了133亿美元的“长期资产”。
时至今日,苹果在中国的“长期资产”降低到73亿美元。而这其实代表着,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吸收消化了这些高端制造技术,不再需要苹果来“垫支”。
2、技术工人
苹果在中国的直接雇员只有1.4万人。但苹果产业链,在中国雇佣了150万技术工人。
科技行业分析师Brian Blair曾说道:“除非你亲眼看到,否则你根本无法理解富士康的工厂有多大。” Blair曾多次参观苹果在中国的工厂,他说:“跟美国人讲富士康工厂有多大,就像对一个村民描述纽约市有多大。”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农民工数量为2.93亿。
根据苹果自己的估计,自2008年起,苹果已经在中国培训了至少2360万名技术工人—苹果代工厂的工人年替换率最高时达300%
这些工人在苹果产业链完成了初步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养成,然后会分散融入到整个制造业市场,进而提升其他企业的工人水平。

3、产业升级
苹果公司会派驻最优秀的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师,驻厂办公指导代工厂的工作。
通过培训和现场指导,苹果为中国培养了更多的工程师。通过同业交流、人员流动,苹果的各种企业经验,被传播到了中国的各行各业。
如今,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体系雄踞世界前列,2021年接受审计并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国企业数量超过了42万家,约占全球总数的42%,印度这一数字为3.65万,美国则为2.55万。
以上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形成了被称为“果链”的价值,这些价值使得整个中国制造业升级换代,长期受益。
二、特斯拉的产业链价值
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建立全球第一个超级工厂,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除了与苹果公司同样的三个显而易见的价值,特斯拉更是明确承诺了“国产化率”这个指标。
燃油车时代,中国整车产业和零部件严重错配。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缺乏强有力的零部件产业作为支撑。
据统计,我国零部件和整车比为1:1,而欧美日发达国家往往能够达到1.7:1。而且,我国自主品牌整车采用自主品牌零部件的比例低于50%。
《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排行榜中,前十强至今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但该榜单并未纳入潍柴动力、华域汽车和福耀玻璃,如果以营收计算,前两者可以跻身前十名。)
上海为引进特斯拉,推出了有史以来最慷慨的招商引资政策。
而特斯拉承诺的是:
第一,从2023年起,每年要向上海纳税22.3亿元,若无法完成,必须归还土地;
第二,特斯拉未来五年要在上海工厂投入140.8亿的人民币资本开支;
第三,所有零部件必须100%国产化。
从2018年7月立项,到2019年初破土动工,再到一周年后即交付首台中国制造Model 3,彼时特斯拉的国产化率仅为30%。
而到了2022年,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上海工厂供应链本地化率已经超过95%。
目前特斯拉已经至少拥有180家中国供应商,40多家A股上市公司加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
“特链”将彻底提升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水平。

在特斯拉的强劲带动下,中国形成了电池-电机-电控,乃至内外饰、NVH、汽车电子、充电设备等一派繁荣的产业景象。
一辆汽车大约有3万个零部件,每一个组件都是不可或缺的细胞。考虑到特斯拉100%国产化的承诺,未来中国企业将会覆盖到新能源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包括各类芯片和处理器。
如果每一个零部件都能顺利实现国产化替代,在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全球领先,将是极大概率事件,甚至有机会带动中国芯片产业真正实现自主化。
三、科技行业需要更加开放
没有惠普中国的“惠普大学”,就不会有PC时代诸多耀眼的经理人;
没有微软中国的支持,国产软件能不能活到今天都两说;
至今“华3”(华为和3COM的合资公司)依然是国内最主要的基础通讯设备商。

【联想公司,从代理销售AST起家】
中国的科技产业,需要更加开放,引入先进竞争,激发良性成长,由此服务于全球化出海。
作者:张栋伟(资深互联网人士,市场营销专家,“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