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我是王耳朵
来 源 | 王耳朵先生
这两天,胡鑫宇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虽然胡鑫宇的遗体已经找到了,但是事情的真相,依然迷雾重重。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家属称,胡鑫宇的遗体是在学校后山的储粮仓找到的,用鞋带“吊着”。
家属见到的时候,遗体已经腐坏了,几乎是“骸骨”,只有头颅形状勉强能看出是胡鑫宇。
孩子的身上只穿着一件外套,看起来前后是反着穿的。
目前,胡鑫宇遗体发现地附近的粮库已经拉起了警戒线,有疑似法医和警察在勘察现场。
01
随着公众对此事件的关注和疑问,越来越多的细节,也都在慢慢披露。
1.到底是怎么发现的胡鑫宇?
据知情人士透露,胡鑫宇是在粮库围墙边的树林里被发现的。
据说这个粮库有几万平方米,面积很大。
所以,这和昨天警方通报中所说的“遗体在金鸡山区域树林被发现”的说法,并不冲突。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那天,粮仓管理员大爷的鸡丢了,大爷就带了一条狗去找。
在寻找的过程中,狗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叫。
大爷顺着狗叫声找过去,发现了尸体,于是报了警。
而对于胡鑫宇的发现地是否为粮仓内,官方目前还没有透露。
2.事发地距离学校那么近,为什么之前没有找到?
从导航上看,事发地距离致远中学直线距离不足百米。
之前也有过多次地毯式搜索,而且在发现胡鑫宇遗体附近的区域,搜索痕迹明显,随处可见有灌木丛被砍伐。
据大众网的报道,参与搜救的队员表示,金鸡山区域树林杂草丛生、荆棘茂密,有一米多高。
如果有意躲藏,确实不易发现。
虽然救援从未停止,但胡鑫宇的遗体发现处所在的位置偏僻,而且距离道路较远,也许不在搜索范围内。
之前,有胡鑫宇的家属表示,发现遗体的附近他们反复找过不止一两次,但粮库里面没有进去过。
这个粮库是铅山县旧粮仓,已废弃多年。
但据财新网最新的报道,胡鑫宇的妈妈表示,想要进这个单位大院,需要申请和审批。
因此,他们进去寻找过,但只有一次。
而且,民间救援队和警察也进去寻找过,但是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因此就没有对这里进行过大规模的搜查。
3.胡鑫宇是怎么进到粮库里面的?
据说这个粮库有5米高的围墙和数米高的深沟。
但是三个月前,也就是胡鑫宇失踪的那段时间,粮库正在修缮围墙,墙边有堆砌的沙子。
如果顺着沙堆爬上来,还是比较容易翻进来的。
但目前,这些还只是猜测。
现在,很多最新的新闻信息可以解答一些之前的疑问,但大家的脑子还是有一大串的问号。
胡鑫宇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如果是自杀,他是如何躲过重重监控的,他又为何会选在那么偏僻的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他就是有意不让别人发现吗?
如果是他杀,胡鑫宇到底得罪了什么人,凶手直接将尸体掩埋不是更难被发现吗?
还有。
胡鑫宇失踪时,里面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
但是胡鑫宇的母亲说,他们看到孩子时,里面的白色衣服已经没有了。
而且外套是前后反着穿的,背后拉链拉到顶。
这些异常行为,是为什么?
还有。
据财新网的报道,在遗体现场发现的那支录音笔,当时是挂在旁边的墙上,并未在胡鑫宇的身上。
这又是为何,那支录音笔里又到底记录了什么?
这些疑问,希望在之后的调查中,都能给出合理的解答。
而关于胡鑫宇事件,除了探讨真相,我还想讲讲别的——
02
比起一个生命的消亡
有些人更在乎能不能写小作文
不久前,凤凰网对胡鑫宇的舅舅做过一次专访。
那时,胡鑫宇的家人每天都要接收无数来电和讯息。
其中不乏以讹传讹,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骇人听闻的传言。
什么“化粪池碎骨”“器官买卖”“河道抛尸”……
每一次看到这些,他们都会肝胆俱裂。
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他们又不得不去面对血淋淋的“故事”。
当然,更多人带着善意,捎来问候,想要提供帮助。
可任凭谣言肆虐,这样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
因为有人根本就不关心孩子是丢了,还是死了,也不关心到底
年初的时候,上饶市公安局发布《关于胡某宇失踪事件调查进展情况的通报》,有过一次「十问十答」。
在被问及“胡鑫宇失踪前有无异常”时,办案人员分析过胡鑫宇失踪前留下的一本笔记,其中的一些细节耐人寻味。
刚上高一的胡鑫宇,学习上遇到很大困难。
他曾向老师和同学表示过,自己习吃力、压力大,注意力难以集中,存在睡眠问题、休息不好,想回家。
期间也曾向母亲求助,在和母亲的三次通话中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
国庆节期间,母亲和哥哥还专程从外地赶来看望和安抚。
为了缓解胡鑫宇睡眠不好的问题,哥哥还特意给他买了眼罩。
可之后,胡鑫宇的情绪还是没能缓解,“上课时总是低着头,看着课本发呆。”
对此,胡鑫宇的舅舅始终耿耿于怀:
“他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我们不知道的,导致他的心理总是有些压抑在里面。”
说这些,并不是猜测胡鑫宇的死因。
而是想让大家看一看,这个让人心疼的大男孩和他朴实的家人。
如果胡鑫宇真的是“独自走出校园”,那么他一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心理难关,这才让“不测风云”有了可趁之机。
想起一句话: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勇敢坚强、积极向上,却鲜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度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这不是某一个家长的责任,甚至不是某一代人的责任。
04
亡羊补牢
说到底是一场悲剧
胡鑫宇的案件调查中,提到过一个细节:
“国庆节前,同学聊天时曾谈论可以从睢园围墙一角翻越出校等内容。”
如今,当你再次走进致远中学的时候,会看到“学校的围墙进行了加高处理,并安装了铁刺网。”
来源:大皖新闻
另外,在公安机关的接处警记录中,有这样一则信息:
“2015年至胡某宇失踪前,共发生8起致远中学学生走失求助警情,8名学生均系自行出走且已找回。”
中国人喜欢强调“亡羊补牢”,可说到底还是一场悲剧。
更别说,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被消除,更严重的事故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少年的骤然离世,不仅是个体悲剧,也是整个社会的创伤。
那些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安全死角,生命盲区,包括心理安全,一定要重视、再重视。
05
“塔西佗陷阱”
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胡鑫宇失踪后,无论每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如何,质疑声始终不绝于耳。
直至今天胡鑫宇的遗体被发现,依然还有网友扬言这是一场“骗局”。
表面上看这是少数网友“无理取闹”,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塔西陀陷阱」的出现。
历史学家塔西佗有一句名言:
“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也就是说,当公信力失去时,此后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
胡鑫宇案件中,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幕:
调查人员表示通过学校监控的设备生产商鉴定,视频未被删减。
可转头设备生产商就回应:“自己不是鉴定机构,不提供鉴定结论。”
如此前后矛盾的表述,即使调查通报中还强调“组织了视频技术专家进行实验及反复论证,结合对事发前后所有出入监控室人员的调查,认定校内视频监控未被人为删改、关闭”。
公开和专业,永远是追寻真相的有力武器。
因为信任一旦出现危机,再想恢复如初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06
李月亮 ☽
得知儿子遗体被发现后,胡鑫宇的母亲凌晨发布了一条短视频。
深夜的街头,万籁俱寂,儿子已「远走」,妈妈在低语。
我们能体会到一个母亲的悲痛欲绝,却也看到了一个母亲的执着坚定:
“鑫宇,我们在找你真相的路上,不会停止。”
是啊,虽然迷雾重重,可真相近在咫尺。。
尸检结果一出,是自杀,还是他杀?按照现在的刑侦技术,辨别清楚并不难。
想通过伪造现场,逃避法律打击几无可能。
至于一些人对于后续调查的担忧,全民关注,网络时代,谁敢瞒天过海,必将自食恶果。
就像@人民网评 说的那样:
“胡鑫宇事件,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如果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逝者已矣。
唯愿,太阳底下没有悬案。
点亮【赞】+【在看】,愿真相早日到来。
参考资料:
北青网:《失联106天江西发现胡鑫宇遗体 发现时呈缢吊状态 现场发现一录音笔》
海报新闻:《地毯式搜索为何没找到胡鑫宇?搜救人员发声》
中新网:《十问胡鑫宇失联事件》
凤凰网:《正面FACE·对话胡鑫宇舅舅:“如果他存在,就应该留下痕迹”》
极目新闻:《胡鑫宇家属疑惑:遗体发现地带我们和搜救人员曾筛查过,并无发现》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