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飙”了吗?!
春节期间,为电视剧《狂飙》疯狂上头。
早在春节休市的这一礼拜,美股新能源板块领先飙速,狂飙的感觉,有点绝。
一周暴涨了33%,特斯拉这波真的强势
春节期间A股不营业,但美股可没闲着~在那一周,美股迎来普涨,其中新能源表现亮眼,譬如特斯拉一周累涨33.34%。(数据来源:万得资讯,统计区间:2023.1.21-2023.1.27)
消息面上,1月25日,特斯拉公布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纵观整个2022年,特斯拉收入达到81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实现营业利润137亿美元,利润率16.8%,净利润增长翻番至126亿美元。马斯克称“2022年是特斯拉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
太平洋彼岸的景象绝好,令投资者对开年后的A股市场充满期待。毕竟上到电池,下到整车,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链也很“靓”嘛!

韦明亮
国联安研究部总经理
代表作
国联安安稳灵活配置混合(002367)
国联安研究部总经理韦明亮曾在“预见2023·国联安年度策略会”上分享了他对于2023年度行情的看法,其中提到:2023年的优势行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这是时代主题,比如新能源。从需求端的逻辑依然清晰明确;比如光伏,在某些区域它的成本已经低于煤电,性价比优势凸显,并且行业在不停技术创新;比如电动车,全球渗透率10%左右,而且新的车型中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比例可能达5:1。
后续还能“飙”吗?
近年来,新能源是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明星板块,是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核心动能之一。
复盘2022年,新能源汽车曾迎来爆发式增长;而2023年伊始,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浪潮引爆了市场。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9.5%,全年接近28%,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5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扩大到36%。叠加全球出口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空间仍较充足。
乘联会也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仍然免征购置税,该政策会继续拉动年末增量,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其他支撑因素包括特大城市燃油车的购买需要摇号或拍牌、大城市的燃油车限行政策力度强。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追求大排量的热情下降,精打细算的思想逐步回升,低电价和油价必然让更多消费者改用电动汽车。(数据来源:乘联会,2023.1.20)
而除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抬升、销售前景广阔之外,该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也是大有可为。据平安证券研究展望:
风电:2022全年的风机招标规模达到100GW左右,这些为2023年及以后国内风电需求放量打下基础。预计2023年国内风机吊装规模达到70GW,其中,海上风电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光伏:根据近期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指引,到2023年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积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左右,意味着2023年的新增并网规模将达到100GW左右。自2022年11月底以来,硅料价格基于供需关系的变化已经大幅回落,预计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实现30%及以上的增长。随着下游电站投资成本的降低,2023年光伏终端需求有望迎来提升。
储能:根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初步统计,2022我国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6.21GW/14.32GWh,同比增长1.5倍左右。考虑2022年大储招标规模的放量、独立储能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以及后续风光大基地项目落地对大储需求的拉动,预计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需求有望达到30GWh。(数据及观点来源:万得资讯,平安证券,《光伏产业链价格反弹,储能政策环境持续完善》,2023.1.29)
不知道这节奏,这速度,是否满足了大家对新能源板块成长的期待?想要布局新能源的筒子们不妨关注由韦明亮管理的国联安安稳灵活配置混合(002367)。该基金深入布局新能源产业链,重点关注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等各细分赛道中的优质企业,致力陪伴投资者们分享该板块丰厚的成长红利。
产品风险等级:国联安安稳灵活配置混合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本风险等级仅为基金管理人评价结果,基金代销机构评价结果不必然与基金管理人一致,请投资者在投资前根据所适用的销售机构的风险测评以及匹配结果独立做出投资决策。
风险提示:
本资料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所提供的资讯均根据或来自可靠来源,仅供参考,不构成对读者的实质性建议。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产品由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