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
我只能感叹:现在咱们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创大IP已经是世界级水平!
无论从故事情节的逻辑性,还是科技知识的丰富性,抑或是电影技术、视觉效果的层面,包括想象力和人文价值,《流浪地球2》都已经达到了相当之高的程度,不仅全面超越《流浪地球1》,而且也绝对不输美国超级科幻大片,甚至在很多层面有赶超之势。
我为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样一部优秀的国产作品感到骄傲。
首先,“硬科幻”属性值得点赞。
三年前,《流浪地球》第一部的时候,其科技含量已经让我们叹为观止,其中涉及到很多专业领域的冷知识:太阳毁灭、氦闪、核聚变、推进器、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地下城、木星引力弹弓、洛希极限、木星上都是氢气、点燃木星利用其冲击波将地球推离……而第二部,更是带来新的“知识点”:太空电梯、国际空间站、量子计算机、行星发动机、数字生命计划、地月大动脉、太阳风暴、AI自动化生产、代码覆写、月球解体、重启互联网……
这些专业名词、科幻术语,可能真的会引发我们这些普通观众的兴趣,在观影之后进行搜索、查询并学习,这无疑也是此类影片的功绩之一,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小朋友,了解太空知识,普及科技常识。
其次,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第二部也把第一部隐含的剧情讲的更为清晰,完善了整个“流浪地球”宇宙。
通过《流浪地球》这两部系列电影,我们也终于了解了“流浪地球计划”的来龙去脉:因为太阳将要毁灭,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产生了两种主流观点:一是中国主导的“移山计划”,即“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二是“数字生命计划”,就是让人类的意识入驻互联网,在网络上得以永生。这个想法在美国动画剧集《万神殿》中曾被深入探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此外,电影中还提到了两个计划,一是美国主张的“方舟计划”:放弃地球和大部分人,让一小部分人乘坐大型飞船离开地球,到其他适合居住的星球;二是“逐月计划”:在月球上建造推进器,将月球作为人类迁移的大型飞船,但因太空电梯-地月大动脉被毁,此计划只能作罢。
在推进“移山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先后出现了2044年“空间站危机”、2058年“月球危机”,所以也加速了“移山计划”的升级——必须炸毁月球——地球必须开始流浪。
而在宏大计划的背后,个人的命运也在发生着变化,《流浪地球》第二部也着重解释了第一部男主角刘启的父亲刘培强、母亲韩朵朵的故事;同时也新增了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这条重要故事线,并还原了MOSS的“前世今生”。
再者,必须要夸赞的还有《流浪地球2》的视觉呈现。从“空间站危机”,到“月球危机”,再到“月球解体”、“地球点火启程”,可谓一个危机接着一个危机,一场大战连着一场大战,看的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比如太空电梯极速飞升和下降的长镜头,战斗机大战无人机的大场面、堪比《星球大战》的火舌飞舞、子弹连线;还有最后人类驾驶飞行器穿过陨石海到月球投放核武器促成月核聚变、月球陨石碎片砸落人间,以及技术人员在海底作业、重启互联网等精彩段落,这些片段运用了大量特效镜头,从制造方面讲,既真实精致,又气势恢宏。
最后,就是本片引发的哲学思考和触动人心的情感共鸣。近期电视剧《三体》也在热播,其中涉及的很多话题,与《流浪地球》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比如两个作品都涉及到“太阳毁灭”,如果有一天,太阳真的不复存在,我们人类、地球该何去何从呢?
是像本片一样去“流浪”?还是像《万神殿》那样在虚拟世界中永生?
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它涉及到一个探讨了千万年的永恒话题:人类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如果数字生命真的可以实现,人类可以以虚拟生命的形式在网络世界“长生不死”,那我们人类还是“人”吗?“数字生命”真的是“生命”吗?“人类文明”真的可以延续下去吗?
当下“元宇宙”的概念颇为流行,很多虚拟偶像应运而生,从我个人的角度是比较反感的,因为即便这个偶像再完美,TA也是“假”的,是被制造出来的。
就好比是很多制作精美的假花一样,即便再娇艳繁茂,也比不上真花的生动鲜活。
所以有一天,当我们自己或者家人、亲友的意识上传到网络,真的就可以取代真人吗?
对此,我不太认同,也暂时不能接受。
其次,这还涉及到一个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即遇到问题和困境,我们是选择走出去,走出舒适圈去开拓进取、寻求新的出路;还是躲进壳子里,沉浸于美好的虚幻。
“流浪地球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给出了不同答案,也恰恰对应了这两种价值取向。
在电影中,我们中国从“移山计划”到“流浪地球计划”,一直坚定的选择走出去,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观点无疑是更积极主动、更福泽千秋的!
最后,通过这部电影中各种“计划”的对比,更能体现出“流浪地球计划”闪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智慧与精神。
跨越2500年、历经100代人,“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设想,何其浪漫,何其伟大,何其悲壮!也恰恰体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担当与大义,这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也是电影一直强调的“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帆曾提到:以往国外的科幻电影,面对世界末日的时候,一般都是派遣飞船到其他星球探索生存的可能;但是我们中国的主张是带着地球去探索。
地球是什么?经常被誉为人类乃至万物生灵的“母亲”。
在遇到危难时,我们没有选择独自存活、一走了事,而是带着我们的“地球母亲”一起流浪、一起寻找“生”的希望!
这种境界,这种胸襟、这种情感,是不是更值得推崇?
这个星际移民计划,是个漫长且沉重的旅程,意味着一百代人的牺牲与奉献,电影中的这些人物,他们做的事情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当下,而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他们将“生存”、“爱”与“希望”留给了后代。
诚如电影中,沙溢饰演的中国军人大声宣言:50岁以上的老兵出列!他们自愿成为“死士”,飞到月球手动启动核武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全人类,这种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在地球推进器点火后的万点“闪光”中熠熠生辉、催人泪奔。
还有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所说:“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这恰恰也是我们中国“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核,团结互助、坚定不移、文化传承、福泽后世,体现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大爱无疆!
PS:
关于MOSS,我还有一些细节不太明白,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从片中透露的信息分析,2044空间站危机、2058月球危机,这两次危机的幕后操控者都是MOSS,但他是怎么和支持“数字生命计划”、并参与袭击的那些人类进行勾连的呢?TA还能操控人类?
TA这么做是为了让人类意识到“数字生命计划”的危害,逼迫人类实施“流浪地球计划”(这一点有些说不通,作为人工智能,TA应该希望人类采取“数字生命计划”啊),还是TA的本意就是要毁灭人类?
还有,当YY、图恒宇的意识进入到网络之后,是不是和MOSS进行了融合,也促成了MOSS最终的升级、进化?所以MOSS才说,图恒宇是一个变量?
这些问题,可能要到第三部,才会有答案。
“流浪地球”宇宙已经形成,我们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创大IP前途无量!
作者:蓝雨星城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