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懵了个包
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破28亿,大众对其讨论越演越烈,由于本包崽对第一部印象还不错,花了快一百大洋在春节假期末赶了个晚场追追4年前的情怀。电影还没下映,在这里也没必要影透了,简单说下看完的感受,读者们自行斟酌~
看点1 ——原班人马再度集结
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的刘慈欣,此番与电影《流浪地球2》再续前缘,继续担任监制一职,为影片注入强大原动力。同时,导演郭帆继续担任导演,带领原班制作团队。主角保留老戏骨吴京。
不得不说,我还是很吃把宝押在取得过成功的原班人马上这一套,即使作品质量没能延续,至少还有噱头提供影响力。作为观众,确实能起到自带话题和口碑的作用在下一部看到,加上我本人对于吴京的演技还是比较认可的,且第二部有刘德华出演,情怀直接拉满。

看点2 ——近期国产较为优质的科幻大作
看到宣传片的“太空电梯”场景还是非常震撼的,《流浪地球》原著发表于2000年,而“太空电梯”最早出现在大刘发表于2005年的作品《赡养上帝》中,后来被大刘用到2006年开始连载的《三体》小说里面。相类似的还有“球形闪电”这个概念,也是大刘一鱼多吃的例子。可以说是创作者夹带的“私货”了,“太空电梯”的概念太超前,脑补确实也很难感受到它的壮阔和科技。《流浪地球2》对“太空电梯”从整体到细节还是非常逼真的展现。

看点3——电影底子有真正的物理学家、航天专家支撑把关
由电影延伸出来的一系列物理学、社会学话题,仿佛一根引线,瞬间点燃了国内网友对科学的讨论热情——“太阳氦闪真的会发生吗?”“核弹真的有扳机么?”“电影中为什么要禁止数字生命?”……确实在电影院观影过程中,我作为物理学渣,都有兴趣想要进行了解探讨。不管哪个年代,科幻作品的魅力永远不减当年。
在搜集电影背景的时候,查阅到为了保证电影效果,制作组光剧情设定就写了10万字,还邀请了多名中科院的科学家担任科学顾问,让各种设定落定可验证,以求做到科幻而不玄幻。比如,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机械,就拨出300多名工作员工去支援《流浪地球2》,为电影专门制造了42款主机设备,包括工程车、挖掘机、救援车、起重机、叉车等等。
槽点1——部分情节比较突兀
画面再好也弥补不了讲故事逻辑差,再加上尬剧情和无逻辑爱过着实减分。譬如最开始男主吴京对女主一眼定终身,用俗套的追爱方式成功抱得美人归,女主因为爱情的力量把人高马大的外国男性友人揍得鼻青眼肿。然而作为观众也不知道男女主怎么就爱了,画面再转没多久竟然还有崽了,在一个凄美的冬天,女主身患重症,性命垂危。

第二条线主要是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也有感情线,但很多线对我来说是很隐蔽的(仅代表个人感受),后续需要细品可能才能体会关于为啥图恒宇对老婆的死没有更多提及:他老婆当场死亡,来不及备份大脑,压根没有数字生命,而他女儿在濒死之际被备份了,拥有了数字生命。(忍不住透了点)

但个人还是觉得即时观感还是很重要,而不是看完之后再扒影评来改变观感。
导演在叙事节奏和经验上,显然有些吃力,调度剪辑不懂取舍,总感觉很多情节铺设太长,一些情节又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需要细细品。
槽点2——节奏冗长松散,不足让故事持续高能
直白来说还是和槽点1串联了,给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观影感受,既要瞻前又要顾后,观感就是一个故事123456部分,最精彩的高潮34部分被讲完了,只能先讲讲12,再补补56,连贯不起来。感觉最终变成了温情的航空新闻集锦。
影片有很多想要引起温情落泪的感人场景,但没有一个场景持续感染到我,总要在快要上头的时候临门一脚让我刹住车(这里我就不透了,保留一点温情),导致最后我出电影场的时候,没有任何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是比较失落的。
总体来说,和同批春节档电影对比后来说,绚丽的场景和震撼的特效、加上演技,这类型科幻电影还是值得去电影院一品的,也期待大家的观影感受留言评论~
本源码仅供爱好者研究使用,请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